武隆酒店预订   武隆景区门票预订
TAGS / 网站地图 / 网站导航

那场难忘的苗族婚礼

文章来源: 武隆日报      作者:余春兰 杨 波     时间:2013-11-01 10:37:48    
摘要: 武陵山脉深不可测,林中、小溪旁、沟谷里、丛莽处或村头寨尾,随时随地都能听到充满激情的歌声。在这里,世代居住着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的苗族人民。他们的风俗民情有着浓厚的本民族色彩。

唢呐是婚礼不可缺少的

唢呐是婚礼不可缺少的

告别父母前总是要落泪的

告别父母前总是要落泪的

漂亮的苗族阿妹

漂亮的苗族阿妹

拜见父母

拜见父母

后坪苗族村落

后坪苗族村落

  武陵山脉深不可测,林中、小溪旁、沟谷里、丛莽处或村头寨尾,随时随地都能听到充满激情的歌声。在这里,世代居住着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的苗族人民。他们的风俗民情有着浓厚的本民族色彩。尤其是苗族的婚礼,更是淳朴、有趣,富有诗情画意。

  绚丽多姿的衣服,热闹非凡的场面,俭朴而庄重的礼节……后坪乡中岭村村民曾书,回忆起十年前的那场婚礼,嘴角不禁上扬,满脸幸福,“现在回想,好似就在昨天,仍有点害羞的感觉。”

  12年前,苗家女儿曾书通过媒妁之言认识了后坪乡的汉族小伙子,王平。经过相处,二人决定步入婚姻殿堂,婚礼按照苗族的形式举办。

  饿 饭

  “婚礼,在农历十一月初八那天,但婚礼的准备工作很早就开始了。”曾书说,那段时间的生活画面就像镌刻在了脑海中,永远忘不掉。每每想起,余味无穷。

  苗家人的婚礼,过程俭朴而庄重,准备工作就是一道“繁琐”的程序。

  曾家父母,在婚礼的前几个月便开始张罗着置办嫁妆:买些被褥、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具,存放稻谷、玉米等粮食,购买木料制作木箱等大物件。

  “嫁妆越多,就说明女儿在家越受重视,婆家就越不敢欺负。”曾书说,她的婚礼可把她的父母忙坏了。

  相对父母,曾书自己却“被迫”很闲。因为当地苗族有个习俗:出嫁的前几天就不能进食,俗称“饿饭”。据曾书介绍,以前到婆家,都是靠自己走路。若吃多了,在路上,要想上厕所会是特别尴尬的事情,为了以防“羞涩”,就有了饿饭的风俗。

  “以前,饿饭是一道特别严谨的程序,真的不能进食。”曾书告诉记者,她在婚礼的前三天,便躲进闺房,“吃喝拉撒睡”均在闺房,她饿了、渴了,只能叫妹妹端水充饥、解渴。

  其实,相对于曾书的苗家姐姐们,她算是饿饭中最“偷懒”的一员。在闺房里的前几天,都会有各路亲戚前来看望,陪其聊天。“原本见到每一个人都得哭,还得像读文章式的数着哭,哭得有个调调。”曾书说,有时候是因为舍不得哭,但更多是因为苗族礼节——新娘哭了,亲人就要送礼。

  接 亲

  这边准老公王平家,也忙着准备厚重的彩礼,忙着准备迎亲队伍。

  男方首先要选择一个较有威望的中年男子承担“代理”工作。其人的条件为:酒量大,能唇枪舌战,体质好,品德高尚。其次,物色接亲的其他人员,一般为体力强健的男方,这只为了预防半路抢新娘。

  在十一月初七那天下午,王平一行30多人的迎亲队伍便浩浩荡荡的赶往曾书家。

  婚礼头天到达女方家这是规矩。有苗族朋友告诉记者,最原始的迎亲有对对子的环节。男方迎亲队伍中德高望重的“代理人”,最大的职责就是迎接女方的七大姑八大姨,漂亮地唇枪舌战一番,寓意永远顺顺利利。

  苗家姑娘是“客气”的,出于“成人之美”,都不会给迎亲方太难的题。

  曾书眼神迷离地回忆道,“能听到新郎的声音,但就是不能去见他。”早已为人父母的曾书,说起那些天依旧会略带羞涩。“好耍得很,就算他偷偷地跑来说上一两句话,都会遭闹亲队伍的一再阻挠,甚至把他‘撵’出去。”

  当晚,迎亲队伍的30多人,有的只能在曾书的邻居家寄宿。

  “迎亲队伍可不能回男方家,都是住在女方这边。”曾书说,就算女方家是散落居住,周围邻居不多,迎亲队得挤在阁楼上睡一晚。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能见新娘。

  梳 妆

  无论什么民族,什么时代的女孩,对结婚都抱有美好的憧憬与幻想。可一旦婚期越来越近,却会不由自主地越来越紧张,曾书也不例外。

  她依稀记得,出嫁头一晚,刚睡下不久,便被咚咚的敲门声给惊醒了。敲门人是她的苗族姑姑,特地为她梳头。

  “把小妹儿喊出去。”这是姑姑进门后的第一句话。曾书到现在也不知道,为什么没结婚的人就不能出现在梳妆现场,只知道那是规矩。和她同睡的妹妹,就这样起床了。

  从姑姑那里,曾书知道,那时,鸡才打了头鸣,约5时左右。

  冬日的清晨,黎明似乎来得很晚很晚。在曾书的记忆中,梳头就花了好些时间,紧接着便是穿上新衣服,当然还得盖上红盖头。

  “弄好之后,姑姑就出去了,我就盖着盖头,静悄悄的耐心地坐着。”曾书笑说,一坐就要坐很久,自己不能掀盖头,更不能出门,现在回想起觉得等待的时间段特别难熬。

  离 别

  天刚蒙蒙亮,屋外就响起了热闹的鞭炮声。“听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想到自己马上就要成为别人家的人了,以后再也不能陪伴在父母身边。”曾书不由自主地哭了。

  姑姑进门看见新娘子哭得不行,也跟着哭了起来。扶着曾书走到堂屋准备拜别父母。“一听见父母说,到夫家去,要勤劳、听话等,眼泪更是掉个不停。”一直认为自己很坚强的曾书,在离别之前才意识到自己内心多么的不舍。

  曾书是不哭则已,一哭惊人。不会“做文章”的她,对父母诉说了与自己有关的故事,许多感恩的话语。

  拜别父母之后,曾书背对着大门,从堂屋倒退着行走。到跨门槛时,姑姑还特地叮嘱曾书:“这是门槛,出了门,就代表嫁出去了。”

  出门后,一直要倒退行到屋前院坝中间才能转身,送亲的人给其摘下盖头,走在去王平家的路上。

  而王平在之前,就和迎亲队伍在前方“开路”。

  拜 堂

  人潮声,火炮声,喇叭锣鼓声,一路都热闹非凡。

  约2个小时后,曾书走近王平家,姑姑赶忙为其盖上红盖头。

  王平已在门口处等候多时,看着心爱的新娘走近身边,激动地、小心翼翼地掀起她的盖头,握着手走进堂屋。

  王家父母分别坐在竖着大红烛的桌子两边堂,等新人拜天地。

  拜完天地后,是新人平辈最热闹的时间。“鞠躬喊亲,从最亲的人喊到表叔婶婶。叫完亲戚后,我就开始往新房跑。”曾书说,这叫“抢拜”。

  “强拜”的涵义是,谁先到新房,谁的日后的地位就较高,谁有当家作主的权利。事实上,曾书跑赢了,王平的权利依旧没有减弱。

  到新房,曾书便不能出门,除了新郎外,不得见其他人。

  婚宴开席后,男方会根据家庭情况,把最珍贵的鸡鸭鱼肉给摆上席。唯一不同的就是,送亲与迎亲的队伍一定是上宾,坐在堂屋。邻居或是亲戚,则选择其它席位坐下。

  回 门

  第二天一大早,曾书便起床给婆婆端洗脸水,提鞋,送毯子,婆婆则给她一个大大的红包。

  吃完早饭后,曾书带着丈夫回娘家吃午饭。

  新人回到娘家必须在10点以前。要向老人问候,新郎得改口叫爸妈,对待亲友和邻居也应表现出亲切与热忱。在全家就餐时,新娘要和新郎坐在一侧,祝酒感谢大家对自己新婚的祝福。

  饭后新郎和新娘还不能急于回家,要陪父母多聊一会儿或者同家人搞一些娱乐活动。下午4点左右,在太阳下山前迎着太阳回家,并邀请老人和兄弟姐妹到自己家里做客,意寓“圆满”。

  这时曾书的婚礼可还没有结束,男方的亲人还在家中做客,等着她的“厨艺秀。”

  曾书根据自己的“技术”,象征性的炒了一点菜给亲人们品尝。“进门过火盆,跨板凳等程序省了,不过最让我开心的省了做菜。”曾书说,特别感谢婆婆没有严格的让她做菜。

  曾书口中的做菜可不是炒个小炒之类的,而是一块肉,要求切三刀分成九块,并炒成9个菜。新娘成功,则代表她贤惠有能力,要是失败,很有可能遭嫌弃。

  “不过,我很怀疑那种说法,因为我做了那么多的菜,到现在也不知道答案。”曾书说要严格执行,一定会有很多人跟她一样,过不了关卡。

  “那时候的婚礼,比现在要复杂、有意义。”曾书说,现在的新人图便利,渐渐地弱化了程序。很多比她小的苗家妹妹,都不知道这些程序。

  很遗憾,这种专属于少数民族的风情在逐渐消失!

Tags(关键字): 苗族婚礼 |

热门游记

图文资讯

旅游工具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