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咨询~
武隆旅游客服 武隆旅游客服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俗风情 > 正文

乌江畔的唢呐声

文章来源: 武隆日报      作者:匿名     时间:2015-04-24 10:58:51    
摘要: 嘟呐,嘟呐呐……”听到这清脆嘹亮的唢呐声,一定会勾起很多人的回忆和遐想。特别是80年代以前的人,对唢呐都有深刻的印象,在过去的七八十年代,唢呐在民间很是盛行,一有喜事,吹唢呐是必然的

节日唢呐队伍演出场景

唢呐为节日增添浓浓的喜庆氛围

小学生正在练习唢呐

小学生正在练习唢呐

  “嘟呐,嘟呐呐……”听到这清脆嘹亮的唢呐声,一定会勾起很多人的回忆和遐想。特别是80年代以前的人,对唢呐都有深刻的印象,在过去的七八十年代,唢呐在民间很是盛行,一有喜事,吹唢呐是必然的。

  而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乐队逐渐代替了唢呐,唢呐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今天就让大家一起跟随记者的足迹去探究唢呐的“前世今生”。

  A唢呐是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于唢呐的起源,记者查阅了大量资料。相传在台湾民间,唢呐被称为鼓吹,广东地区亦将之称为“八音”。它发音高亢、嘹亮,明清时期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元宵节的伴奏中应用,多用于婚丧喜事的吹打乐队中,也用作民间歌舞和戏曲的伴奏乐器。

  明·王磐《朝天子·咏喇叭》则是描述唢呐最好的文章:“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来往官船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仕么真共假?眼见得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尽鹅飞罢。”

  明代后期,唢呐已在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过场曲牌。而在以戏曲音乐为基础的民间器乐中,唢呐也成为离不开的乐器。

  唢呐因两端都用铜制,又称“金口角”。后衍生出大唢呐、中唢呐和小唢呐等类别。

  各民族、各地区的双簧类乐器的形体大小不一,名称也各异。形体相对较小的称“海笛”。

  唢呐音量较大,音色高亢,富有穿透力。适于表现热烈欢快的音乐风格,但不少民间艺人也能用双唇压紧哨片,控制气息,吹出柔润的弱音(也称“箫音”)来表现抒情或悲哀的情绪。

  到了清代,唢呐称为“苏尔奈”,被编进宫廷的《回部乐》中。

  如今,经过不断发展,人们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唢呐的表现力,唢呐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成为中国各族人民使用颇广的乐器之一。

  中国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唢呐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而在我县,人们婚丧嫁娶,操办红白喜事的礼仪由来已久,早已成为民间传统的一大习俗,尤其在农村广为盛行。那些陈旧的仪式,古老的民情,不知延续了多少年,让人追忆起来,仿佛就在昨天。

  因此,一些人很钟情于唢呐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一直追随于它,将传承唢呐作为一生的理想追求。

  公式民间传承唢呐文化

  在黄莺乡龙洞村,现年已70岁的李自成,就是县域内远近闻名的唢呐吹奏手。他从小耳濡目染,凭借着对唢呐的热爱和刻苦练习,在长辈们的影响下,学会了唢呐吹奏技艺。巷口镇、火炉镇、白马镇等乡镇以及县内各大景区,都留下过他和他的朋友们旋律优美、高亢激昂的唢呐声。

  李自成告诉记者,唢呐队伍一般每队为2人,两只唢呐。也有6人,6支唢呐的演奏班子。唢呐管身一共有八个孔,分别由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以及左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来调节音调。

  “拐李仙师法术高,钟离老祖把扇摇,国舅手执云阳板,采和提篮献蟠桃。洞宾出师道法高,果老骑驴步步摇,湘子吹箫传仙道,仙姑智盗林芝草。”对于唢呐管身的这八个孔,李自成说,还和这首诗有关。

  相传,唢呐源于“八仙过海”的传说,是吕洞宾、铁拐李、韩湘子、何仙姑、曹国舅、蓝采和、张果老、汉钟离这八位神仙为王母娘娘的蟠桃盛宴助兴而特意制造的乐器。唢呐那高亢激昂的声音,让王母娘娘如痴如醉而由此流传了下来。

  因此,诗歌中的每一句就代表一个孔,也依次代表八位神仙。在黄莺乡,人们把吹唢呐的艺人叫“八仙师傅”。而请他们的人家,要恭恭敬敬地请他们在“八仙桌”上入座。有了他们和唢呐的宴席,才格外的喜庆和闹热。

  据了解,吹奏唢呐讲究技巧。控制八个孔的手指要十分灵活,才能有效地控制音高。发音的方式,是由嘴巴含住稻草(须经过水煮)制作的哨子,用力吹气使之振动发声,经木头管身以及金属碗的振动及扩音。练习呼吸时全身要放松,保持呼气与吸气的连贯性,做到心、口、手的高度合一。

  唢呐吹奏的曲目繁多,接亲要吹《迎亲调》、《一杯酒》、《小开门》、《鹊桥会》,象征喜结良缘,白头偕老。建房要吹《进门》、《新回门》,象征华堂生辉,人财两旺。喜庆节日时吹奏的《下河调》、《耍龙调》、《金银调》,旋律明快,欢腾帜热。而丧葬时吹奏的《离别调》、《送伤调》,则寄托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无尽哀思。

  李自成说,针对婚丧嫁娶等不同场景,他们主要以欢快、激越、高亢为主曲调,可吹高音、中音和低音。低音发音厚实,中音刚健明朗,高音声音响亮,畅快淋漓。两支唢呐,时而悠扬,时而激越,时而合奏,时而跌宕起伏,时而缠绵婉转,飘逸低回,展示出一幅清新明快的画卷。

  如今,乡里的人每逢结婚嫁娶、修房造屋、老人寿辰等喜事,仍然都不会忘记请来唢呐增添喜庆,公司开业、逢年过节、朋友集会,要请支唢呐班子来热闹助兴。

  公式 唢呐吹奏注入新生力量

  走进石桥小学,你经常会听见丝丝缕缕清脆悦耳的唢呐声,凭声寻去,你会发现一群身着苗族服装的小学生,正在神情专注地练习唢呐吹奏。他们的那种情有独钟、如痴如醉的忘我情景,会把你深深吸引。

  记者来到石桥小学看到,很多孩子都在学吹唢呐。“刚开始看到郑理老师教吹唢呐,心里就有点想学,我就报名参加了,越学越有趣味。”六年级学生秦玉琴抢先介绍起来。相比学校的木叶吹奏、二胡、葫芦丝,学吹唢呐算是最难学的一项艺术,因为它需要充足的肺活量,才能吹出悦耳动听的唢呐声。也正是因为有难度,学校三到六年级的学生才有机会学习吹奏唢呐。

  近年来,石桥小学致力于打造传统文化特色校园,确立了“传统文化立校,民间特色兴校”的办学思路,积极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如今,已将苗族民歌、土家摆手舞及吹奏唢呐引入艺术课堂。

  百曲好唱,唢呐难吹。唢呐是武陵山区流传非常广泛的民间演奏器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轻一代会吹奏唢呐的越来越少。

  为继续做好传统艺术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石桥苗族土家族乡中心校积极挖掘学校的“能工巧匠”,聘请民间艺人进校园传授二胡、葫芦丝、唢呐等传统特色技艺。郑理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由于自己爱好唢呐,加上又善于钻研,唢呐技艺吹奏得很是娴熟。

  据郑老师介绍,唢呐是一项传统文化,他有责任把唢呐艺术传授给孩子们,让更多的孩子接受到唢呐艺术教育,感受唢呐的艺术魅力,让唢呐艺术代代延续下去,响遍乌江两岸。

【免责声明】:本平台发布及转载文章仅作同行交流学习,部分数据来源于网络,未经证实,并非商业用途,也并非针对具体单位和个人,请勿对号入座,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有版权疑问,或者文章内容出现侵权行为,请联系本官网后台,我们会第一时间及时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Tags(关键字): 唢呐 | 乌江 |

热门游记

图文资讯

旅游工具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