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咨询~
武隆旅游客服 武隆旅游客服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村旅游资讯 > 正文

武隆浩口乡田家寨: 一个仡佬族村寨的旅游梦

文章来源: 重庆日报      作者:匿名     时间:2016-03-15 09:33:11    
摘要: 近日,当记者来到武隆浩口苗族仡佬族乡田家寨时,其独特的景色,让人眼前一亮。如果仅从外表来看,很难相信这是一个贫困村的居民聚居点。

   青山翠谷,清澈的珠子溪,杨梅、老荫茶树在地头摇曳,别具一格的古吊脚楼错落有致……

  近日,当记者来到武隆浩口苗族仡佬族乡田家寨时,其独特的景色,让人眼前一亮。如果仅从外表来看,很难相信这是一个贫困村的居民聚居点。
 
  “田家寨是我市唯一的仡佬族聚居点,我们在村寨原有风貌的基础上,正加强保护修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仡佬族特色乡村旅游,带动村民脱贫致富。”浩口村“第一书记”瞿雪松介绍。
 
杨建峰家的仡佬木楼农家乐。

  杨建峰家的仡佬木楼农家乐。

  打造仡佬族特色乡村旅游
 
  田家寨是一个具有200多年历史的仡佬族村寨,现有50余栋仡佬族风格的建筑保存完整、房檐屋角的精美雕刻仍清晰可见,村民每年还保持着“吃新节”、“喂树节”等仡佬族独有的传统节日。寨子边上的珠子溪峡谷幽深、植被茂密、溪水清澈,人迹罕至,宛若世外桃源。2014年田家寨被列为全国第三批特色传统古村落。
 
  处于喀斯特地区的田家寨,山高谷深,土壤质地差,交通闭塞,发展滞后。2014年,田家寨72户,贫困户就有10余户。
 
  浩口乡在脱贫攻坚中采取“一村一策”的模式,借助武隆县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根据田家寨独具的资源优势,决定把打造乡村旅游作为其脱贫攻坚的重点。
 
  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采取“市上补一点、政府投一点、群众出一点”的方式,对原有数十座吊脚楼木屋进行了修缮,建好了进寨的水泥公路、停车场、公厕,通讯、电视、电力等都通进了每家每户。
 
  记者在寨里看到,一座仡佬族民俗陈列馆和一个2000平方米的民族文化广场正在建设。如今,田家寨已是“旧貌”换“新颜”,一个独具仡佬族特色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初步成型。
 
  乡村游呼唤人气
 
  硬件设施逐步完善,但田家寨的乡村旅游颇有点“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感觉。
 
  “现在最恼火就是如何让村里人气旺起来。”浩口乡统战委员甘建平介绍,以田家寨上寨为例,20多户人家中,青壮年基本外出务工,留在家中的大多是老人、孩子和妇女,缺乏决策力和经营能力。由于知名度不够,游客多为驴友和散客,不少农户对于发展乡村旅游仍然处于观望阶段,不愿投入更多资金,因此具备接待能力的农家乐还不多。有了硬件基础,如何吸引村民返乡发展,如何提高服务水平和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这是浩口乡下一步着重要抓的工作。
 
  “我们有信心在今年内完成全乡整体脱贫摘帽的任务。现在思考的重点是如何利用田家寨这块风水宝地,依托仡佬族特色民俗文化、珠子溪原生态自然风光,打造集民俗体验、旅游观光、休闲养生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拓宽增收门路,让人气旺起来,村民的腰包鼓起来,走上持续脱贫致富之路。”该乡党委书记文静说。
 
  困难中孕育希望
 
  镶嵌着仡佬文化符号的木屋,屋檐下挂着金黄的玉米棒,墙上贴着不少游客的手绘作品,院坝干净整洁,这是田家寨社杨建锋家的农家乐。杨建峰在社里带头对房屋进行了改造,建起了有5个标准房间的农家乐。过去的半年时间,他已接待游客100余人,虽然人数不多,但毕竟有了一个好的开头。他挺有信心:“风景好、空气好、吃得好,夏天又凉快,来耍的游客都说还要来,今后肯定会名气越来越大。”
 
  来自武隆县委宣传部的干部瞿雪松,被派驻浩口村任“第一书记”后,也不断写文章在媒体上进行宣传推广这里的资源:“今年,仡佬族民俗文化楼和广场将完工,游客将会在此观赏到唱哭嫁歌、盘歌、喂树(祭树)等民俗表演,可以学习仡佬蜡染布艺、竹器编制等手工,参与打篾鸡蛋(竹绣球)、跳竹竿舞等活动。田家寨中寨和下寨的改造工程也将启动,接待设施会越来越好。再过两年,田家寨周边1000亩杨梅和2000亩老荫茶将进入盛产期,届时,既是田家寨的一道新景观,村民们也多了一条增收门路。”
 
【免责声明】:本平台发布及转载文章仅作同行交流学习,部分数据来源于网络,未经证实,并非商业用途,也并非针对具体单位和个人,请勿对号入座,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有版权疑问,或者文章内容出现侵权行为,请联系本官网后台,我们会第一时间及时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热门游记

图文资讯

旅游工具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