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咨询~
武隆旅游客服 武隆旅游客服
当前位置: 首页 > 印象武隆征文 > 正文

岁月•亲恩

文章来源: 印象武隆征文      作者:黄少钦     时间:2015-02-02 10:22:02    
摘要: 作者简介:黄少钦,爱好文学,近年偶尔有文章发表于《汕头日报》、《潮州日报》、《梅州日报》、《潮声》杂志等报刊。

  窗外,月朗星稀,微风轻拂,树叶摆动,花朵摇曳。枕畔,一缕月光,银白柔和,似水荡漾,轻盈舒缓。房间里,温暖舒适,寒冬夜,静谧绵长• • • • • •

  月亮圆满的南方冬夜,不觉严寒,透过窗帘的缝隙照射进来的一缕月光显得很明亮,我轻轻的拉开窗帘,抬头仰望明月的倩影,不愿进入梦乡。拿起放在书桌上的台历一看,不禁一阵惊诧,感叹时光飞快,这些年在外漂泊,过往的许多往事还来不及回忆和回顾,在忙忙碌碌中,这一年又要在不知不觉中溜走,再过一个多月就是春节,回家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

  喜欢在宁静的夜晚聆听老歌,耳畔响起悦耳动听的歌声,是《莲花》这首温馨动人的经典歌曲,细细品味歌词:“莲花盛开在童年的夏季,花瓣里装满星星,柔柔的清风吹拂小小的梦,一起穿过街角的空地,妈妈的笑脸,渐渐浮现脑海里,只是如今远隔在千里,曾给我甜蜜也体会悲伤分离,只能让思念带给我勇气”。这首洋溢着淡淡乡愁、饱含浓浓亲情的经典歌曲,使我记忆的心扉悄然打开。凝望窗外,城里的月光,透着繁华与喧嚣,而我却很怀念故乡那些恬静幽美的明月夜。把乡情和亲情装进行囊在外漂泊的我忆起那些在故乡度过的童年和少年时光,那些既贫寒又很快乐的时光,真想让那些时光停留,把那段岁月凝住。

  童年时,我们一家人租住在阴暗潮湿且狭小的老屋里,那时父亲在工厂打工,收入微薄,生活非常拮据。每当吃饭的时候看着我们姐弟几个,父亲和母亲的眼中满是歉意与无奈,家里经济实在窘迫的日子里,为了让孩子们每天都能吃饱,父母亲总是等我们吃饱后,才吃剩所剩无几的食物。后来,我们家和舅舅家东拼西凑合伙在海堤旁建了一个鱼露作坊,从此,父亲和母亲每天都要到离家两公里外的鱼露作坊去劳作,母亲为了拓宽销路,每隔两天就挑着鱼露到外乡去叫卖,粗活重活全干,夜里还要在煤油灯下“绣花”。那繁重与精细的劳作都表现在母亲的身上。无论生活多么艰辛,父母亲的目光都是充满坚定、执着,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在儿时的某一个夏天早晨,一下子从懵懂中睡醒的我,发现屋里不见了父母的身影,阴暗潮湿的屋内只见从天窗照进屋里的一缕月光。我感到惶恐而惊惧,哭着喊着,跑到巷口去寻找。清晨西斜的月亮冷冷地看着我,当我跑到巷口直奔通往海堤的路,望着父母亲渐行渐远、模糊不清的背影,我停止了哭泣,光着脚丫,和大姐悄悄回家,路上的月光又变得异常柔和,如父母亲温暖的手,让我心生暖意。每日晨曦初现,当我们还在睡梦中的时候,父母亲就已悄悄地踏出家门去鱼露作坊,每天日暮黄昏,我们姐弟几个都守在家门口,等待疲惫的父母亲归家的脚步声。后来,家里经济状况逐步好转,父母亲辛勤劳作为我们创造美好的生活。

  童年时光一晃就过去了,在青春少年叛逆期,我特别想离开父母亲,独立生活,我曾经说过我可以“四海为家”的豪言壮语。而当十九岁那一年背上行囊,告别父母,远离故乡,开始自己的人生旅程时,故乡和亲人被时间和空间隔离了,家成了我生活中的一个坐标点,回家成了闲暇时的思绪,成了驻足时的顾盼。当父亲的叮咛、母亲的唠叨在电话的另一端反复响起时,回家除了是一种渴望,也成为一种必需完成的使命。候鸟在季节到来时成群结队地长途迁徙,是为了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栖身之地,而我一年又一年地对于过年的期待,对于过年回家的执著,则是那流传了千年的年文化驱动着我去找寻内心深处那份实实在在的感动和守望。岁月的年轮难以尘封儿时的记忆,当已经长大的我再也不能围在母亲的膝前绕来绕去,看着母亲按照传统习俗,在腊月二十四认真扫尘时,当我错过了帮助父亲熬浆糊、贴春联的场景时,我仍然希望可以赶在除夕夜幕降临之前,回到那个满是期待的老家,陪着家人吃一顿团圆饭,和父母说说知心话,围坐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起等待新年的到来。

  在老家的日子我并不能体会孝敬和感恩是怎么一回事!而当我离开故乡在外漂泊,遇困难时才能从内心明白到孝敬和感恩。对于父母的爱,我从小就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当我遇到困难,能倾注所有一切来帮助我的人,是父母;当我犯错误时,能毫不犹豫地原谅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取得成功,会衷心为我庆祝,与我分享喜悦的,是父母。但是我却很少去回报父母什么,那时年少无知的我还会因为小事情而跟父母闹矛盾。曾记得的是父母那令我讨厌的唠叨,无意间,却和父母之间产生了隔阂,可是总要等到失败后,才知道父母讲的都是金玉良言。曾记得的是翅膀还未硬的我,却想摆脱父母,展翅飞翔,可是总要等到自己遭到挫折后,才知道父母的怀抱是最温暖的港湾。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孝”,中华民族素有尊老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把“孝”视为一切道德规范的根本基础和发展前提。于我看来,“孝”是一种爱,是对父母、对长辈的爱。是一种最基础、最切近的情感。父母对于我们是一辈子的恩人,从我们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从我们踏进学习的殿堂到走进工作的大门,都是他们在背后默默的注视着,默默的奉献着。“谁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晖?”我们一辈子都无法回报完的恩情,所以“孝”是我们应该做的事,而且也是我们必须做的事。人不孝则丧失了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所以,现在的我们都应做一个懂得“孝”的人。而我们懂得孝敬父母的同时也已学会了感恩父母。

  我不是诗人,也不是歌唱家,既不会用精湛的词藻来赞扬父母,也不会用唯美动听的音乐来歌赞父母,我只能用点滴行动来孝敬父母。孝敬不是给父母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给他们花不完的钱。真正的孝敬是在天气转凉的时候,你能给他们一个问候;在他们生日的时候,你能给他们捧上一束鲜花;在平凡的日子里,你能陪他们吃顿饭。或在一个午后,为父母沏一杯清茶,帮他们捶捶背,翻开那陈旧的相册,看看那时的你们,谈谈过去的趣事。在父母最想和你说话的时候,在父母最想要人陪的时候,在父母最需要你的时候,你一直都在。当你远在他乡时,给父母打上一个电话,捎上一句祝福……父母要的其实很简单,并不需要你付出什么,只需要一件小事便能够满足,孝敬父母其实很简单。

  世界上竟有这样的人,他们把最年轻、最美好的时光献给我们,抵掉所有的青春,耗尽毕生的精力,用一辈子去呵护,去挂念,可是他们却无怨无悔,他们就是我们的父亲、母亲。岁月如歌,一转眼青春如梦,就像《时间都去哪儿了》这首歌所唱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所以,在仓促的年华中,我们要懂得孝敬父母。

  作者简介:黄少钦,爱好文学,近年偶尔有文章发表于《汕头日报》、《潮州日报》、《梅州日报》、《潮声》杂志等报刊。

【免责声明】:本平台发布及转载文章仅作同行交流学习,部分数据来源于网络,未经证实,并非商业用途,也并非针对具体单位和个人,请勿对号入座,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有版权疑问,或者文章内容出现侵权行为,请联系本官网后台,我们会第一时间及时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Tags(关键字): 印象武隆征文 | 印象武隆 |

热门游记

图文资讯

旅游工具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