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传来!今年以来,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川江号子”为核心的《印象武隆》大型山水实景演出持续升温,截至10月31日已演出301场,接待游客超47万人次,这组亮眼数据背后,是重庆武隆以“活态传承”激活非遗生命力,向全球游客递出的一张“沉浸式文旅请柬”。


非遗+实景:70分钟读懂“巴蜀精神”
“号子一喊,风都跟着动!”来自上海的游客李女士在看完演出后激动地说,这场演出‘不是看节目,而是走进了重庆人的生活’。”《印象武隆》以乌江峡谷的真山真水为舞台,将即将消失的千年民俗“川江号子”“哭嫁”,与“棒棒”“滑竿”“麻辣火锅”等市井人文深度融合,在70分钟的演出中,既还原了巴渝地区“山高水险”的地理风貌,更传递出巴蜀人“隐忍坚韧、团结乐观”的精神底色。


非遗+文化:十三载春秋唱响“川江号子”
自2012年首次公演以来,《印象武隆》已走过13个春秋,累计演出4029场次,接待游客超414万人次。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川江号子”的核心演出载体,它不仅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更先后斩获“中国首届视界大赏最佳旅游演出奖”“重庆市文化旅游重点项目”等殊荣,多次登上《经典咏流传》《中国民歌大会》等央视舞台,成为重庆文旅对外输出的“金名片”。


“我们不是‘展示’非遗,而是‘传承’非遗。”武隆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演出团队常年深入川江沿线采风,邀请老船工、民俗传承人参与创作,让“川江号子”等非遗活在舞台上、走进游客心里。


非遗+山水:70分钟感受巴蜀“千年温度”
随着《印象武隆》的持续火爆,武隆的文旅吸引力也不断攀升。目前,武隆已形成“天生三桥+仙女山+《印象武隆》”的黄金旅游线路,游客可在欣赏世界自然遗产的喀斯特奇观后,夜间走进峡谷剧场,感受“非遗+实景”的独特魅力。


武隆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印象武隆》是武隆文旅的‘文化内核’,我们将继续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让更多游客在武隆不仅‘看风景’,更能‘懂文化’。”


这个秋冬,不妨到武隆赴一场“山水与非遗的约会”,在号子声中触摸巴蜀大地的千年温度。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欢迎您!
		
			
			
			
			
		
美丽的仙女山
仙女山有什么好玩的?
山水间竖起“旗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