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咨询~
武隆旅游客服 武隆旅游客服
当前位置: 首页 > 印象武隆征文 > 正文

大孝,逐浪而来……

文章来源: 印象武隆征文      作者:杨俊     时间:2015-02-02 15:15:39    
摘要: 个人简介:杨俊,1970年生于四川省遂宁市。现任遂宁日报报业集团《大周末》主编,四川省作协会员,四川散文学会会员,遂宁市作协副秘书长。

  “腰杆子往上挺哟,嘿咗、嘿咗……

  脚板心要踩稳哟,嘿咗、嘿咗……”

  空濛夜色中,绝壁危崖间,一声声粗犷、雄浑的号子破空而出直抵耳膜,汹涌且执着地拍打着脑海。这种无形而沛然的力量,将一些封存多年日渐远去的记忆,在一瞬间刷洗得清晰如昨。巉岩上的飞沫湍急,丛林间的险滩漩涡,更以一种时空错落的形式,让你在那些辉煌斑斓的光影中,迷失,追溯,感怀……

  我看过不少类似的实景歌舞演出。与某些极近豪奢但内容空泛的表演相比,《印象武隆》的场面或许不算最大,技艺不算最炫,但其表现的方式承载的内涵却让人眼前一亮,继而心生感喟。峡谷之中的号子,刚劲坚韧;号子之中的亲情,缠绵悱恻,能将二者如此完美地糅合,百炼钢成绕指柔,这绝对是需要创意思维和责任意识的。

  这种认识,源于我与“号子”的多年不解之缘。

  少年时代,老屋不远处就是长江重要支流之一的涪江。发达的长江航运惠及大小支流,涪江沿岸码头鳞次。老城临江的码头上,常年船桅如林商贾如云,辘辘如歌螺马如蚁。江上的帆船,岸上的纤夫,与嘶吼敞亮的号子一道,成为刻于心灵的一幅隽永图画。

  然而,少年的审美混沌模糊,久居涪江而不知其美。直至某一天,突然发现码头、帆船、纤夫、号子尽皆消失时,这才扼腕痛惜怅然叹息。

  历史,文化,是丈量一个民族精神厚度的标尺。明白这一点后,在此后的工作中我多次调查了解、采访报道着关于“号子”的一切,并被徐徐展现于眼前的号子文化深深地吸引了——

  “吆哦吆哦吆啊哦……哦哦哦啊啦又哇那又哇……幺幺乖乖妹儿啊,哦哦哦,哥哥走了啊……哦哦哦耶矣嘿呀……”油亮的汗珠在鹅卵石上滚动,筋瘦的赤脚在嶙峋岩石间穿梭,一根根纤绳绷直如弦,那一声声深情而豪迈的号子回荡在波峰浪巅,声传十里,回旋不息。

  据说,涪江纤夫们吼出的号子是有专人进行创作的。戴礼帽,着绸衫,打着洋伞,摇着蒲扇,脚下是一双泡花草靯,在那些裸露古铜肌肤仅着遮羞短裤的健硕纤夫中,这样装束的全脱产坐堂号子工地位尊崇。在他们的脑中笔底,顺水扬帆时悠扬甜美的《三转弯》《边桡》《打艄号子》,逆水行舟时高亢激越的《咋咋号子》《造纤号子》《数板号子》,非航行劳作时轻松休闲的《龙船号子》《立桅号子》《扯仓号子》流泻而出,保存至今的依然多达三十余首。

  作为川江号子的一脉,涪江号子不仅曲目广泛,唱腔织体也多种多样,有的悠扬婉转令人陶醉其中,有的欢快热烈让人喜形于色,有的诙谐风趣使人乐在其中,有的痛楚凄凉令人闻之欲泣,更有在恶水险滩间的拼搏呐喊,闻者恍若身临其境置身惊涛骇浪之中……屹立船头,嘶吼着这样发于胸腔肺腑的劳动号子,望碧波浩荡览两岸风情,那该是何等惬意豪迈之事!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涪江航运最鼎盛时,遂宁航运公司甚至冲破自古水运无女性的千年禁区,挑选近百名妇女组建了川江第一支、也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的一支女子船工队——“三八女子船工队”。1951年,一位名叫王德秀的女子成为了第一个涪江拉纤的女号子领腔。虽然我没有亲耳聆听到女声号子是如何踏波逐浪穿云破帛,但这恰恰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饱含女性嗓音特殊魅力的优美唱腔,会是涪江岸边一道怎样令人遐想的奇妙风景……

  这样的号子,即使蒙上了时光之尘,它依然会时时萦绕于心。今天,与其说是被《印象武隆》那恢弘场面所震撼,莫如说是悠远的号子触发了心灵共鸣而激动。

  对于一项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于一种历史久远但日渐没落的优秀民族艺术来说,武隆做了一件至孝之事!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时代催生着不同的文化,同时也改变甚至湮灭着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文化。如同我们的祖辈先贤一样,各种艺术也在时间的面前经历着生老病死,荣辱沉浮,有辉煌也有没落。

  生于航运,发于心胸的川江号子,在今天就面临着这样的窘迫境况:传统航运的消亡让号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土壤;粗犷单调的唱腔敌不过柔美抒情的歌喉;古铜的肌肤暴涨的筋骨挡不住俊男靓女的灿然一笑……无数的理由让川江上的号子与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慢慢淡出我们的视线。

  然而,无论什么样的理由,无论多少的理由,川江号子都不应该就此消亡。如同我们发掘的商鼎周爵、秦砖汉瓦,它们的实用性早已被陶瓷玻璃、钢筋水泥所代替,但我们却小心翼翼视若拱壁。因为,它们是我们民族文化之根,是一个民族曾经创造的灿烂文明的实证,是一个民族精神发展的线索和根脉。可以说,没有它们,就没有我们的现代文明,就没有今天繁荣多姿的璀璨文化。

  道理,知之者众,践行者少。在绝大多数地区,文物保护的力度远远大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充满功利的目光,看到的是它们逐渐消失的应用价值,而忽略了它们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研究价值——文化软实力,有时比经济硬实力更具亲和力、更具渗透性,更能彰显一个地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情趣、智慧、审美和文明的程度。

  正基于此,我们应该向将这一艺术搬上舞台,并能用如此完美的形式将其演绎的武隆人表达衷心的感谢和钦佩之情。在川江号子风光不再的今天,他们以一种高度负责的态度在保护、传承着一门濒临消亡的优秀民族艺术。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不仅在困境中坚守传承,更在困境中创新思维搭建舞台,让川江号子响彻巴渝大地,惊艳展现于世人眼前!在呈现川江号子独特艺术魅力的同时,武隆人也展现着自身的精神面貌、艺术水平和高洁品味。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精神实质就是要复兴中华民族的优秀性、中华文明的先进性,要实现整个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就要知道我们从哪里来,要理清我们曾经的文化根脉,并通过这根脉去衍生、发展、变化出我们更先进的现代文化和文明。丢弃过去,就忘了本没了根,就是对本民族文化的一种背叛。所以,我们有责任去呼吁去拯救,好好呵护我们的精神之根,别让我们的子孙将来无根可寻!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保护、整理、挖掘,并创新注入生命力,完美展现着川江号子的武隆人,为传承先人创造的艺术、为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做了一件至孝之事!“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诗经》)

  个人简介:杨俊,1970年生于四川省遂宁市。现任遂宁日报报业集团《大周末》主编,四川省作协会员,四川散文学会会员,遂宁市作协副秘书长。

  先后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散文、杂文、小说、文艺评论800余篇,曾获得遂宁市第三届“五个一工程奖”、 遂宁市“十佳新闻工作者”、遂宁市“首届船山文艺奖”,多次获得市委、市政府表彰的“先进个人”,获得过全国、省市各级散文、小说一、二、三等奖70余次,及全国、省市各级新闻一、二、三奖100余次。著有散文集《尘烟一缕》,新闻通讯作品集《见证》。

【免责声明】:本平台发布及转载文章仅作同行交流学习,部分数据来源于网络,未经证实,并非商业用途,也并非针对具体单位和个人,请勿对号入座,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有版权疑问,或者文章内容出现侵权行为,请联系本官网后台,我们会第一时间及时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Tags(关键字): 印象武隆征文 | 印象武隆 |

热门游记

图文资讯

旅游工具

热门资讯